光明日报:1.2亿年薪研究冷核聚变,为何有人信?
文|孙小婷
4年前,光明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物理材料专业的日报人信刘本良博士,在一档求职节目中,亿年提出月薪5000元人民币被拒。薪研但他没想到,究冷自己的核聚何故事有了后续。
近日,光明有媒体称,日报人信刘本良的亿年冷核聚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,已经被美国高薪挖走,薪研就职于纽约冷核聚变研究所,究冷年薪1.2亿美元。核聚何消息一出,光明网上一片哗然。日报人信后经本人回应,亿年这是一则假新闻。
从被拒到被挖,从月薪5000到年入上亿,从做冷板凳到研发成功,种种充满戏剧性的反转,却也是人们现实中期望的一种投射。
让此类新闻博人眼球的,不仅仅是人物命运带来的情绪上的刺激,更有此类科学专业让人产生的心理上的“不明觉厉”——正因为一些信息落在人们知识的盲区,才似乎更让人难以分辨和质疑。否则,一个普通工种能达到年薪1.2亿,这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怀疑。
另一方面,有人热衷于编出类似故事、并且读者还愿意相信,也是长期以来舆论浸淫的结果。
当科技发展日新月异、科幻作品层出不穷,人们对科学所产生的巨大热情,与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吸收速度往往并不成正比,这也造成了长期以来舆论场里科学、科普、科幻、伪科学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,真假声音混杂。
前几年,网友那句“遇事不决、量子力学,解释不通、平行时空”的调侃,也是对这一现象的反映。造成的结果就是,披上“科学外衣”便被“另眼相看”,市场中出现的量子速读、量子面膜,是舆论的产物,也是对这类“科学叙事”的不断强化。
再看这则新闻,刘本良4年前在求职节目中声称,致力于研究“冷核聚变”和发明一种“1节电池供全家使用10年”的5号电池。虽然这两项研究在科学界争议颇多,前者被认为难度等同于“水变油”,后者被认为目前人类研究还太过粗糙,但到了假新闻里,就被直接夸大为“造出了充一次电能用2.8万年的超级电池”,再次体现出了一种对科学作用的盲信,以及正确、理性科学观的缺乏。
然而,这种“盲信”不仅仅是对科技本身,这个个案更值得人们警惕的是,这类科学叙事,还被附着了一种成功学的意味。续写的结局,总结起来就是“埋头研究,然后一夜暴富”。而现实中的他,“从2018年一直工作到去年,研究的方向是算法,去年转到业务部门,因为完全不懂业务,所以再次离职”,仍然是一个用力生活的普通人——显然,基础科学研究者所面临的工作和生存压力,不应该隐匿于这些虚构的“逆袭光环”里,而更应该被社会看到,并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思考如何减少舆论场中的“伪科学叙事”,和扩充现实中的科研岗位、让高学历人才真正学有所用,其实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,相互联动。在科普之路上,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理性读者,也需要支持更多的维护科学严谨性的科研人员。
- ·起底银行圈的“光大现象”,五大行四家行长皆出一门…
- ·北京刚刚通报!新增4例本土确诊,1例核酸复核阳性、9例核酸初筛阳性
- ·22家摘牌名单影响究竟多大?富途等盘前回暖,恐慌性减弱
- ·快讯:半导体板块拉升走强 大唐电信触及涨停
- ·准备就绪!交通银行成为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商业银行
- ·北京顺义:一对夫妻核酸阳性,曾到多地送货!轨迹涉平谷、东城、朝阳、顺义
- ·一季度中国外汇收支延续净流入态势,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
- ·宁德时代重夺第一大重仓股“宝座”!公募基金一季报全貌来了!疫苗股人声鼎沸!
- ·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:坚定不移推进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
- ·融合“付费+免费” 掌阅科技去年营收持平净利大跌
- ·2021年营收大增净利润却大降 深圳能源如何应对燃料价格压力?
- ·烹烹袋获千万融资,速冻食品总算有些新故事
- ·工业和信息化部:推动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
- ·美国企业4月价格指数创出纪录 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
- ·视频丨巴菲特:90%的人买股票时想法并不正确
- ·重磅!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!5月1日起施行
- ·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会召开!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,推动“保交楼”工作加快落实
- ·执业文化长城2020年度审计项目存八大问题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人员收警示函
- ·河北11地最新消息:全域封控,全员核酸
- ·快讯:煤炭板块开盘走强 郑州煤电涨停
- ·62岁农行宿将罗熹正式掌舵人保寿险!年内将帅齐换,组织架构大调整…
- ·招商银行:公司原党委书记、行长田惠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公司经营管理运行正常
- ·德国加速与俄罗斯能源“脱钩”,欧盟下一步想要禁运俄石油?
- ·快讯:煤炭板块开盘走强 郑州煤电涨停
- ·三部门印发通知 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情况实施年度监测评价
- ·公告“另有任用”4天后,原行长田惠宇被调查,招商银行涉嫌信披违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