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:当前情况不同以往,建议尽快向居民发放直接生活补贴
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、专家直接供给冲击、当前预期转弱的情况三重压力,提振消费显得尤为重要。不同补贴今年以来,往建围绕“直接给发钱”的议尽话题,不少经济学家发表了自己的居民观点。在“该不该发”、发放“能不能发”、生活“怎么发”以及“各地发放金额是专家直接否应该一致”等问题上,不少人提出了不同的当前看法。
6月8日晚间,情况北大国发院举办第61期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。不同补贴在会上,往建北大国发院教授、议尽教育部-北大人力资本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、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艳,就“提振消费的短期与长期考量”为主题,发表了演讲。
沈艳表示,基建虽然可以拉动需求,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,建议尽快向百姓发放直接补贴。如果要发放,她建议由中央统筹、地方各尽所能,尽量对不同家庭一视同仁。如果要有所倾斜的话,也应该优先照顾低收入家庭等弱势群体。
她建议,发放补贴时应该针对民生关键行业,尤其是基本生活品领域。同时发挥现金的撬动作用,采用现金+消费券的形式发放,这一过程中要加大信息透明和监督力度。在“钱从哪里来”的问题上,沈艳认为,资金可以从多个渠道筹集,特别是可以考虑发行抗疫特别国债。
当前情况不同以往,专家建议:尽快向居民发放直接生活补贴
沈艳表示,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,保经济主体一直是我们的政策重点。就过往来看,我们在稳经济、保民生方面成绩斐然。但是当下我们遇到的困难是消费不振,这会导致经济难以反弹。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原因是疫情反复,它不仅影响经济活动,更影响消费者预期。
从时间上来看,疫情已经进入了第三年,不少家庭现在获得收入的能力在下降。一些家庭即便有储蓄,也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;从结构来看,低收入家庭现在生活尤为困难,他们很可能容易陷入再次返贫的状况当中。
沈艳表示,“我们建议尽快直接向居民发放生活补贴。这个补贴可以考虑每个人现金500元+消费券500元的结构。”她解释道,自2022年3月以来消费出现了四个特征:一是下滑程度深;二是共振,同时下跌;三是地域广;四是牵扯的行业多。“消费不足这个矛盾是相当突出的。”
沈艳指出,当经济出现下行的时候,传统手段是增加基建的财政投资。但是当前情况不同以往:现在是新冠疫情导致经济活动减少甚至停顿,所以即便做了这些投资,也没法很快让经济活动活跃起来。
另外一方面,政府的投资支出当然可以增加总需求,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。投资到消费的整个传导链条非常长,而且短期之内触达面是比较有限的。如果老百姓口袋里面已经没有钱了,下个月就不知道怎么生存了。很长期的投资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。
有政策空间,有乐观前景:中国消费券发放效果可以高于国外
直接发放补贴给老百姓,我们有没有政策空间呢?
沈艳认为,中国是有的。
美国在疫情早期,进行了多次现金补贴。好的一方面是消费需求上去了,但是代价是商品价格大幅上升,通货膨胀严重。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是“保企业”来保民生,在控制疫情的过程中,我们的企业状况还好,问题在于疫情对居民收入影响很大,所以现在消费需求不振。
由于消费需求不振,价格处于较低水平。所以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空间:通过发放直接补贴来提振消费,同时不至于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,导致通货膨胀。
在沈艳看来,发放直接补助,也符合我们国家现在财政政策重点从投资转向民生的大方向。而且在消费券发放方面,国内外都是有经验的,不管是内地还是香港特区,都积累了一些经验。就香港的情况而言,测算结果显示:100元可以拉动整个消费109元,主要体现在非耐用品的消费上。
沈艳表示,就内地而言,有评估研究发现,中国消费券发放的效果可以高于国外,北大很多研究团队也得到相似的结论。在第三产业占比比较高的地方,消费券显著增加了交易活跃程度,而且对低收入人群增加消费,可以有明显的提振作用。
可以考虑发行抗疫特别国债
沈艳表示:“最后的关键点是怎么发。”围绕这一问题,她提出了四点建议:
其一是建议中央统筹、地方各尽所能。沈艳表示,过去是地方政府自主去发,而她们建议,后面可以由中央统筹。因为过去的经验发现,有财力的地方,发放补贴确实提振了消费;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地区,他们没有财力发,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。
因此建议尽量对各地区不同收入的家庭要一视同仁。“如果我们真的要有倾斜的话,应该是中央统筹,让我们对更困难的地区、更困难的家庭,尽可能地去优先发放、加大发放的力度。”
第二个建议是同时发消费券和现金,同香港模式类似。疫情进入第三年,要想刺激消费,基础是大家口袋里要有钱才能刺激消费。因此在储蓄大量消耗的情境下,尽可能考虑发放现金,起到撬动作用。
直接生活补贴针对什么行业发放呢?沈艳团队建议,还是要针对民生关键行业,特别是基本生活品领域,让大家起码能够保证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状态,所以可以考虑小额、有效期短、使用灵活的发放方式,而且可以考虑跟现有的数字平台合作,减少发行成本。另外,也可以考虑与数字钱包挂钩。
沈艳表示,在具体使用环节当中,可以对现金发放和消费券使用做一定的捆绑,最大程度地把现金在一定时间内转化成消费,尽可能地去提振消费。如果没有数字技术怎么办?有的人没有数字能力(不擅长使用数字软件)怎么办?她表示,可以考虑借助社保个人账户体系。数据显示,2021年底全国持有社保卡的人数已经达到了95%,所以即便是在中国的贫困地区,我们也有发放措施。
最后一个问题是,发钱,钱从哪里来?
沈艳建议,资金可以从多个渠道筹集,特别是可以考虑发行抗疫特别国债。
沈艳表示,我国2020年年末中央的国债是20.9万亿,地方是25.7万亿。即便我们考虑各种各样的隐形债务,把这些都加进来,我们国家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目前在全球也是处在低位的,我们是存在发债空间的;如果考虑到赤字,中国赤字率现在也是相对比较低的,同样也是有空间的。
此外目前大量基建项目,可能因为疫情延迟,那么也可以考虑先调拨资金用来发放居民补贴,将来可以再把这部分投资资产安排到下一个财政年度。只要消费能够提振起来,那么其他事情就更好办了。
沈艳表示:“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信息透明,加大监督,能够让我们要发放的现金,尽快地、尽可能公平地、全面地发到老百姓手中。”
- ·多个中国品牌与卡塔尔世界杯合作,国牌闪耀世界杯赛场
- ·投资者尾盘大举杀入 标普500指数堪堪避开熊市
- ·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一军官在首都德黑兰遭暗杀身亡
- ·证监会重磅!23条政策纾困疫情影响行业公司,IPO审核正常推进、定向放宽配套募资使用限制…来看八大要点
- ·扫地机器人越卖越贵,为什么生产商科沃斯、石头科技却越赚越少?
- ·国君策略:市场仍处于吃饭行情的做多窗口期 指数反弹还有空间
- ·联合国:暂未收到斯里兰卡官方求助 会尽可能提供帮助
- ·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声明(全文)
- ·欧洲债券市场遭遇大幅抛售,可能演变成债务危机吗?
- ·乌国防部发言人:俄军猛攻 乌东部战况激烈
- ·半导体行业“降温” :增速放缓 估值水平降低
- ·中信证券:长和穿越熊市折让明显,动荡市况防御首选
- ·福建银保监局等部门联合发文 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平衡
- ·丸美股份遭大股东减持
- ·拉卡拉一股东因违反承诺误操作减持股份致歉!账面赔了近2500万元
- ·美债猛烈涨势遭遇现实检验 美联储坚定承诺会给通胀降温
- ·创始人沈晖微博停更两个月,销量低迷的威马如何赶路?
- ·中信建投策略:流动性预期改善 等待基本面恢复
- ·奥迪广告供应商道歉:未与版权方沟通情况下使用了其内容
- ·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——写在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发表80周年之际
- ·抄百度百科?民进党基隆市长参选人蔡适应被曝博士论文结论抄袭率达33%
- ·江西新余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:普通人群3天1检改10天1检
- ·前次定增项目大部分资金未使用 露笑科技又要募资超25亿
- ·胡锡进:“动态”清零的战斗打得很艰苦,北京市挺住!
- ·新股提示:华大智造、通行宝、嘉华股份、联特科技今日申购
- ·袁隆平儿子忆父亲:曾以为父亲是农民 承包了很多地
- ·福建银保监局等部门联合发文 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平衡
- ·长风破浪会有时!政策定力护航中国经济
- ·周末刷屏!奥迪道歉、紧急下架!刘德华账号删视频!文案抄袭几乎一字不差?!人民网:有没有知耻?
- ·经济日报:“网标”对网络影视意味着什么
- ·收评:港股恒指涨0.57%龙湖涨3%,中字头爆发疫苗股杀跌
- ·瞄准万亿海洋经济 沿海农商行加码蓝色产业
- ·微软Win11安卓子系统更新:底层升至Android 12L App提示整合到系统通知
- ·马斯克会见巴西总统博索纳罗 探讨农村联网、监测雨林等合作事宜
- ·郭树清:固定投资增长潜能很大,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础面坚实…这些热点也有回应,来看十大关键点!
- ·拍摄方回应本田汽车广告被指抄袭:没抄袭,人的经历相似难免